新冠疫苗接種十問
發布日期:2021-01-08 00:00 來源:http://m.szfllkj.com 點擊:
新冠疫苗接種十問
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上市,包括我省在內的許多省市都在加快啟動大規模接種。記者5日從省衛健委獲悉,截至1月4日,我省已累計接種14萬人,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總體平穩有序。
有關疫苗接種的話題連日來在群眾中持續熱議。國產疫苗有效性如何?接種流程是什么?接種有哪些注意事項?本報記者連線衛健部門專家進行權威解答。
記者:本次我省使用哪種新冠疫苗?
專家:本次福建省使用的是中生北京生產的新冠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使受種者產生以體液免疫為主的免疫反應,它產生的抗體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生的毒素作用,防止人體被病原微生物感染。
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采取的滅活技術,是一種“老派”但非常成熟的技術。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在疫苗的研發過程要進行動物實驗、Ⅰ期臨床試驗、Ⅱ期臨床試驗、Ⅲ期臨床試驗,在這些試驗過程中會評價疫苗在動物及人體身上是否會產生不良反應以及產生不良反應的程度。目前,國內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已累計完成幾百萬劑次的臨床試驗和接種,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也沒有出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目前,我省已接種的人群當中,暫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記者:疫苗的保護期有多長?病毒變異會不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
專家:新冠病毒發現的時間還不到一年,所以疫苗能夠保護多長時間,還需要后續持續跟蹤研究,目前證據顯示,疫苗保護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這種病毒的變異變化還在一個正常的范圍之內,國家相關單位用前期研發的疫苗產生的抗體,對不同來源包括國外的毒株進行中和試驗,從試驗結果來看,沒有看到病毒變異對疫苗效果的影響。
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率都達不到100%。少數人接種后未產生保護力,或者仍然發病,與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種者個人體質均有關。
記者:接種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專家:接種新冠疫苗后可能會出現一些常見的一般反應,如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等,極少數人因個體差異可能會出現發熱、乏力、惡心、頭痛、肌肉酸痛等,通常在2~3天內自行緩解,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癥狀較重或無法自行評判嚴重程度,應及時就醫處理。
記者:新冠疫苗可以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嗎?
專家:根據既往經驗,滅活疫苗可以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但由于新冠疫苗研發的時間比較短,缺乏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相關研究,所以,在沒有國家規定的指南和方案之前,建議不要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記者:現階段哪些人可以接種?
專家: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我省現階段緊急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涉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人員,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學習人員,面臨較高境外疫情風險的邊境口岸工作人員,醫療衛生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政府機關、公安、武警、消防、社區工作者,物品、水、電、暖、煤、氣相關人員,交通、物流、養老、環衛、殯葬、通信相關工作人員。
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種上疫苗。具體時間,衛健部門將會及時公告通知。
記者:要到哪里接種?
專家:本次緊急接種是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縣(市、區)衛健局設置轄區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單位,通常情況下,接種單位都是設在轄區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除出國人員外,目前重點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是由單位組織,與接種單位聯系預約接種時間。出國人員可以咨詢所在地的縣(市、區)衛健局或疾控中心,或關注相關信息發布平臺,了解去哪兒接種疫苗。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只是先為一小部分重點人群安排了疫苗接種,不足以建立群體免疫屏障。疫苗接種之外,我們還需要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進行配合,比如說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這些措施在前期新冠疫情防控過程當中,包括疾病預防控制的長期實踐當中,都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大家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記者:疫苗接種年齡和免疫程序是什么?哪些人群不適合接種?
專家:現階段接種對象為18~59歲健康成年人,共接種2劑,兩劑間隔28天,緊急時至少間隔14天。
有七種人不適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以前接種本疫苗出現過敏者。2.嚴重慢性病、過敏體質者。3.發熱或急性疾病期患者。4.患有血小板減少癥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5.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6.未控制的癲癇和患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7.孕婦。
記者:接種疫苗前,接種者需要注意些什么?
專家:第一,要如實匯報你的相關情況,例如存在什么基礎疾病,這樣就便于觀察你會不會發生過敏反應,可以提前準備預案。
第二,要按要求來接種,比如,一般都要求在接種以后就地觀察半個小時后才能離開,這樣就避免了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而沒有醫務人員在身旁提供幫助和救援。
第三,接種時因為是肌肉注射,局部的皮膚要保持干凈、干燥。另外在感冒發燒或有其他急性疾病的時候不建議接種。
記者:疫苗接種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專家:1.接種后應在接種單位留觀30分鐘,留觀期間,受種者如出現面色蒼白、出汗、四肢濕冷、皮疹、脈速而弱、發紺、面部和喉嚨腫脹、呼吸困難等癥狀,請馬上找接種點醫生處置。
2.接種后應多休息,多飲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凈衛生,不清洗、不擠壓按摩接種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接種后應查看接種預約,掌握下次疫苗接種時間。
4.接種后如有發熱、局部紅腫疼痛等反應,除對癥處理外還應及時告知接種單位醫生做好相關記錄;極個別人可能會出現高熱或持續發熱數日或出現其他更嚴重的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防延誤病情。
5.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接種后仍應堅持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等防控措施。
記者:在我國目前的情境當中,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需要達到多少比例,才能阻斷病毒傳播?
專家:不同傳染病的傳播力不一樣,所以在人群當中要阻斷其流行所需要形成的人群免疫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麻疹和百日咳的傳染性較強,人群的免疫水平要達到90%~95%才能阻斷它們的流行,天花已經被消滅了,就是因為人群當中的免疫水平達到了80%以上。
根據前期研究的結果,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人群免疫水平閾值在70%左右,閾值跟疫苗的保護效力和疫苗的接種率呈正比。第一步實施重點人群免疫之后,后續還會擴展到其他人群,當人群中的接種率達到非常高的程度時,這個免疫屏障就建立起來了。所以希望大家有機會接種疫苗的時候,應種盡種,期待通過免疫預防措施終止新冠病毒的流行,或者控制在非常小的強度,只存在一些散發的情況。